乐意资讯,让建材新闻离你更近

七成降雨有望就地“消化”

来源 : 广州日报

描述:海绵城市系列。

昨日,记者从中山市城乡规划局获悉,中山将在10月底前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2016年底前报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并报广东省住建厅备案。据了解,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

十月底完成规划草案

据了解,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并指出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函规定,设市城市要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2016年年底前报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并报广东省住建厅备案。

根据规定: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与城市规划区一致,同时兼顾雨水汇水区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完整性。中山市域范围包含陆域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00平方公里,即中山全域纳入规划内。规划将以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解决城市内涝

编制的内容要求针对现状问题,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其中,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针对内涝积水、水体黑臭、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受损等问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制定积水点治理、截污纳管、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控制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并提出与城市道路、排水防涝、绿地、水系统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建议。并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要求。其中近期规划为2016年~2020年;中期规划为2021年~2025年;远期规划为2026年~2030年。

已建海绵城市示范园

据介绍,《中山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项目优化设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于5月18日通过中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并在6月12日至7月11日,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

如何把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研究》详细描述出包括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透水人行道等10多种设计元素,以及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影响开发设计要求及参考图纸。

另外,《研究》还将金字山公园举例为海绵城市专项示范园。据介绍,金字山公园海绵城市示范园,地势东高西低,能有效地利用天然高差,实现进行零动力的雨水管理。场地下1米为地下水径流。便于场地雨水经过净化后渗透入地下水径流,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场地具备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园的条件。

园区内设计多项技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建筑、蓄水模块、雨水湿地、植草沟、雨水塘、地下蓄水模块、下凹式绿地、节水喷淋系统及再生水景等。目前,该园为青少年科普馆的日常展览内容,让更多市民在亲身的参观中,以互动的方式,了解海绵城市的运作原理和雨水管理的概念。

[责任编辑 : cuijingwen]

广州 海绵城市 中山 

<< 沈阳新建小区要建雨水收集系统     |     圆明园蓄水楼完成加固保护 16万块地趴砖"撑起"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