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意资讯,让建材新闻离你更近

【两会人物】中信常振明:推进供给侧改革

来源 : 中国建材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就“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问题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在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产能过剩行业,必须通过改革来推进结构性调整,以此实现去产能、去库存。
  围棋七段,精通经济的常振明被海内外金融界所熟悉,曾出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在任期间带领建行完成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及海外上市等阶段性目标。不事张扬是常振明的处世哲学,坐在会场的常振明,乍看起来就像棋盘上的黑白子,朴实无华。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常振明对金融有着过人的分析能力,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他总能冷静地作出准确的宏观预判。
  针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制造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常振明指出,“当前,建材等行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低生产成本的任务十分艰巨。建材、钢铁、能源等行业存在着供需不对称、产能过剩的问题。”
  以水泥行业为例,去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3.5亿吨,虽然同比下降了4.9%,但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的现象。如湖南衡阳,虽然只是我国中部的一座小城,但却拥有近百家水泥企业和水泥制品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600万吨。然而衡阳本地每年的需求量满打满算不过8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去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和动力煤价格持续降低的双重影响,我国水泥价格也在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每吨比2014年同期下降10%,有的水泥企业销售价格直逼生产成本的底线。9月份全国通用水泥月平均出厂价格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水泥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带来企业利润的严重缩水,不少企业出现了亏损。所以供给侧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在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中比较突出。
  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去产能、降成本?常振明认为:“从微观上要转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商业模式的转变直接涉及到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的转变。过去企业注重大规模生产,提高产能、提高产量,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单位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但是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就要求制造业去产能、去库存。首先应该从技术革新入手,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品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要,从而形成经济效益的增长。另外,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也将为企业转变商业模式提供机会和手段。”
  国有企业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常振明指出,去年我国主要从顶层设计和实践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每个行业存在不同的问题,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所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定要“一司一策”。建材行业顶层设计方面,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随后有连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去年住建部印发《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明确指出了我国绿色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传统建材业的转型升级。据常振明介绍,目前涉及建材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12家的央企正在进行重组合并。相信,国有企业的改革一定会乘风破浪,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 : xudong]

国企改革 去产能 供给侧改革 

<< 海尔周云杰:中国“质”造要传递“工匠精神”     |     【两会人物】宋志平对话新国企 >>